唐朝一品、二品官,权力是低于正三品官的。
在很多人的概念里,古代一品、二品官,权力肯定要比三品官大,毕竟品阶在那里摆着,再怎么也不应该比三品官小吧。
这种想法,从理论上来讲确实不错,不过放在唐朝,则并不是这么回事儿。
在唐朝,真正能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,并不是我们概念中的一品、二品官,反而是那些品阶略低的三品官员。
像堂堂狄公狄仁杰,他在担任宰相的时候,其品阶也不过是一个正三品而已。
之所以会有这种“品阶低却权力大”的情况出现,还得从唐朝的中央官制以及宰相所行使的权力说起。
唐朝的中央官制,采用的是三省六部制。
三省六部制的雏形,起源于秦朝,后经过西汉、东汉时期的发展,最终在隋朝建立后成型,并在唐朝时趋于成熟,从而被后世的封建王朝一直沿用。
所谓三省,即中书省、尚书省、门下省;所谓六部,则是指吏部、户部、礼部、兵部、刑部和工部。
从行政级别上来讲,三省高于六部,比如在唐朝,六部就是三省之一的尚书省下属部门。
那么,这几个部门的运作机制是什么呢?简而言之,就是地方官吏根据自己需要汇报的工作、信息等内容,分门别类的找到对应的六部之一,如官员升迁任免就找吏部,刑名案件就找刑部,以此类推。
之后,收到地方官吏汇报的部门首脑,也就是各部尚书,把信息汇集整理后,交给门下省,再由门下省审核完毕后,“上达天听”,也就是奏报皇帝阅览。
也就是说,门下省在这里面,担任的是一个皇帝行政秘书的角色。
像在隋唐时期,门下省的官员还负责审查诏令,签署章奏等事宜,并且,他们还拥有封驳之权,也就是前文所说的审核奏报,发现奏报中有问题的,即可做驳回处理。
而在门下省审核无误,并上奏皇帝阅览后,皇帝就需要召集中书省的官员,一起就需要处理的事宜进行商讨,由中书省的官员出谋划策,最终在形成决议的情况下,交给门下省,由门下省盖章签发,并转交尚书省分发六部,进而推动执行。
这就是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原理,要是仔细观察的话,就会发现,这其中的关键人物,不是门下省和尚书省,也不是皇帝,而是中书省。
之所以关键人物会是中书省,是因为皇帝在拿到尚书省递上来的报告之后,需要召集中书省来商讨,并由中书省的官员出谋划策,最终形成决议。
也就是说,中书省的官员,自某种程度上,能够影响皇帝的最终决定。
换而言之,他们就相当于一个国家的“智库”、“智囊团”,而这些出谋划策的人才,就是我们常说的宰相。
宰相这一官职,在古代历来有之,只不过,在不同时期,其名称也有所不同,最早的时候,被称为“相国”,再往后改称“丞相”,也有叫做“尚书”的,明朝时虽说没有宰相,但“首辅”、“阁老”也是宰相的另一种称呼。
不过,随着需要处理的政务越来越多,为了简化办公,李世民把门下省与中书省进行了合并,这两个部门之间的高级人才,得到了一个新的官职称谓,叫做“同中书门下”。
需要注意的是,这个“同中书门下”只是官职的前缀,在后面还要加上“从三品”或者是“平章事”这样的具体称谓,合起来念“同中书门下从三品”或是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”才是官职的准确称呼。
像名将李靖,就在贞观年间,被唐太宗李世民授予过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”一职。
那么说,既然担任这些官职的人,要么是在中书省工作,要么是在门下省工作,其工作内容,也都是干着宰相的活儿,干嘛不直接叫“宰相”,非要起这么一个复杂的名称呢?
其实说起来,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,还是古代皇帝们那暗藏的的小私心。
古代封建王朝,最大的特点就是皇权集中,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率土之滨莫非王臣,简单来说,皇帝们心里一个普遍的概念就是这天下都是我家的。
既然天下都是皇帝家的,自然最高的权力也必须被皇帝牢牢掌握,但问题是,在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之后,皇帝们发现自己的精力和能力不足以处理好所有的事情。
这个时候,皇帝就会需要找人征求意见,而被征求意见的人,就是我们前文所说的“智囊团”,也就是所谓的相国、丞相、宰相等人。
而既然找人征求意见,总不能不给对方一点权力吧,但问题在于,假如权力给的太小,这些智囊团就发挥不了最大的用处,而权力过大,又与皇权集中的宗旨相违背。
为什么要设三省六部制,除了明确分工之外,更重要的一个目的,就是把权力分散,不让一个人掌握太大的权力,只有这样,才会让皇帝睡得安稳。
像三省的最高长官,就是分别干着宰相的活,有序分工,从而各司其职。
回到问题本身,为什么要取一个复杂的官职称谓,我们以“同中书门下从三品”这个官职为例,其中,中书、门下是两个部门的名称,而“同”和“从”二字,则是表达“等同于”的意思。
换句话说,所谓的“同中书门下从三品”,其完整的意思表达则是“有在中书、门下两省的办事资格”,也就是有做宰相的资格,但其官阶,顶破天也就是个“等同于”三品官。
品阶低却官职大,是唐朝宰相的一大特色,唐朝的皇帝通过官职名称的改变,既让宰相们干着应干的工作,又限制了他们的品阶,最终的目的,就是避免相权过重而威胁到皇权。
说白了,宰相的最高官阶,至多也是正三品,皇帝是不会让其官阶再往上升的。
前文讲过,狄公狄仁杰也是宰相,不过,他的的官名全称叫做“同凤阁鸾台平章事”,这个名称,又与“同中书门下从三品”有没有不同呢?简单来说,两者基本一致。
武则天时期,为了体现女皇的与众不同,门下省改称“鸾台”。中书省则变成了“凤阁”,所以,狄仁杰既然是身居宰相之位,自然他的官职具体称谓就是“同凤阁鸾台平章事”。
不过,狄仁杰与当时担任“同凤阁鸾台平章事”的人还有些不同,按照武则天时期的规制,“平章事”在当时属于五品官阶,但狄仁杰的“平章事”却是三品,由此可见,女皇对狄公是多么厚爱。
通过唐太宗时期李靖以及武则天时期狄仁杰的例子,我们就可以知道,唐朝时期的宰相,其最高的官阶也就是三品官,那么,在三品之上的一品、二品,又是些什么官职呢?
这还要说到唐朝的中央官制,根据官制,三品之上,还有正一品、从一品、正二品以及从二品。
具体划分的话,这四个品阶的官职分别如下:
正一品:太师、太傅、太保、太尉、司徒、司空、天策上将;
从一品:太子太师、太子太傅、太子太保、骠骑大将军;
正二品:尚书令、大行台尚书令;
从二品:尚书左右仆射、太子少师、太子少傅、太子少保、光禄大夫、镇军大将军;
在这些官阶中,正一品的“天策上将”,整个唐朝只有一个人当过,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,同样,正二品的尚书令,李世民在当秦王时也干过,因此,在他之后,没有人再敢被授封整个官阶。
而其他的像三公(太尉、司徒、司空)以及三师(太师、太傅、太保),也只有那些在唐朝初期为开国等事件中,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才会被授予,寻常的官员,根本没有这个资格。
而像三少(包括太子少师、太子少傅、太子少保)这些官阶,基本上都是虚职,也就是荣誉职位,都是用来在表彰一些功臣时加封的,看上去很唬人,实际上没什么权利。
至于骠骑大将军、光禄大夫、镇军大将军这样的官阶,说白了就是一些散官,所谓散官,就是没有实际职务,其权力与被授予此官阶的人官职大小成正比关系。
也就是说,在唐朝之所以会出现正三品官就是绝顶级大佬的情况,是由于来自皇帝的限制,不想让相权过重,因此才会制定出了宰相“权力大却品阶低”的制度。
而那些官阶一品和二品的人,大多都是虚职和荣誉性职位而已网上最可靠的投资平台有哪些,若是论权力,还真没有正三品的宰相大。
宰相官阶尚书省中书省官职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