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,2024年9月23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:1美元对人民币7.0531元,1欧元对人民币7.8714元,100日元对人民币4.9011元,1港元对人民币0.90536元,1英镑对人民币9.3906元,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.8018元,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.3979元,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5.4642元,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8.2920元,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.1989元,人民币1元对1.1385澳门元,人民币1元对0.59556马来西亚林吉特,人民币1元对13.0947俄罗斯卢布,人民币1元对2.4726南非兰特,人民币1元对189.10韩元,人民币1元对0.52076阿联酋迪拉姆,人民币1元对0.53204沙特里亚尔,人民币1元对49.9355匈牙利福林,人民币1元对0.54253波兰兹罗提,人民币1元对0.9478丹麦克朗,人民币1元对1.4420瑞典克朗,人民币1元对1.4873挪威克朗,人民币1元对4.83908土耳其里拉,人民币1元对2.7492墨西哥比索,人民币1元对4.6723泰铢。
这些年,伴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,电商买书已经成为了常态,而且电商打折也是非常常见的现象,甚至于刚上市的新书都能有很低的折扣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为什么图书电商都快要成奥莱了?
一、电商卖书打折不断
据证券时报的报道,近几年,图书零售渠道发生剧烈变革。主要销售场景中,实体书店早已式微,传统电商份额也日渐萎缩,短视频电商几乎是唯一还在快速增长的零售渠道。
根据中金易云报告,今年上半年,传统电商、实体零售、团购、馆配等零售码洋同比均下滑,其中传统电商和实体零售码洋同比分别下滑26.98%、19.05%。短视频电商则成为唯一正增长渠道,虽然增速较以往减缓,但同比仍达到18.63%。
“一升一你降”之下,上半年,图书实体零售码洋仅占整体的约7%,传统电商的市场份额也萎缩至48.85%。短视频电商则不断承接传统电商流失的市场,零售码洋占比升至33.89%,坐稳第二大图书零售渠道。这意味着,如今市场每销售3本书,就有1本是通过短视频电商渠道卖出。
在早年图书零售渠道从实体向电商的切换中,行业已经历了一轮“折扣洗礼”。带来的后果是电商平台图书销售折扣持续加大,而出版社只能以提高图书定价来稳住利润水平。行业由此陷入图书定价上升,而折扣不断加大的“怪圈”中。
比如,在今年上半年的市场环境下,图书平均定价已达45.55元,同比上升1.58%。多位从业者向记者表示,高定价、低折扣模式不仅出版社早已厌倦,消费者也普遍反感。今年上半年,京沪多家出版社就联合宣布,拒绝参与某电商平台低折扣大促。
二、图书电商为啥都快成奥莱了?
近年来,图书电商平台上频繁出现的打折促销现象,不仅让消费者享受到了实惠,也引发了业内外对图书市场“奥莱化”的争论,为啥电商卖书不断打折?图书电商奥莱化我们到底该咋看?
首先,自互联网兴起之初,图书便因其标准化程度高、易于储存和运输的特点,成为了电商平台最早涉足的商品类别之一。亚马逊、当当网、京东等电商平台,均是从图书销售起家,逐步扩展到其他商品领域。经过数十年的发展,图书电商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体系、物流配送网络以及数字化营销策略,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图书选择、便捷的购买渠道和优惠的价格。图书电商的兴起,不仅极大地拓宽了图书的销售渠道,还促进了图书市场的繁荣与多元化发展。
其次,然而,随着图书电商市场的日益成熟,竞争也愈发激烈。一方面,线上平台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,不断推出各种促销活动,如满减、直降、秒杀等,以吸引消费者眼球;另一方面,线下书店在面临租金上涨、客流量减少等多重压力下,也纷纷转战线上或采取线上线下融合的策略,加剧了市场的竞争态势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价格战成为了图书电商最直接、最有效的竞争手段之一。通过不断降低图书售价,图书电商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用户,提升销售额,但同时也对行业的盈利能力构成了严峻挑战。
第三,面对激烈的折扣竞争,图书企业不得不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以维持利润空间。其中之一便是推高图书的定价(即码洋),以便在打折后仍能保持一定的盈利水平。然而,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能够缓解价格战带来的压力,但从长远来看,却可能陷入恶性循环:高定价导致消费者购买意愿下降,进而迫使商家继续加大折扣力度以刺激销售,而更深的折扣又需要更高的定价来支撑,如此往复,最终损害的是整个图书市场的健康发展。
第四,从长期来看,过低的图书折扣并不利于图书市场的发展。价格战虽然能短期内吸引消费者,但无法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图书电商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,必须回归到内容本身。优质的图书内容,无论是深度、广度还是创新性,都是吸引读者、提升品牌价值的关键。同时,电商平台可以通过优化用户体验、提供个性化推荐、增强社区互动等方式,提升用户黏性,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优势。
因此,图书电商的未来股票上市的条件有哪些,不应只是价格战的延续,而应是优质内容与服务的创新。只有这样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,保持长期的竞争力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